象微软一样给软件注册商标/王瑜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5:49:12   浏览:80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象微软一样给软件注册商标

微软的律师函
微软计划在几年后开发的一项产品,中国的企业已经抢先开发出来并且已经上市销售了。当然微软是不干的,他要将中国的企业扼杀在摇篮里。委托香港的律师发来律师函,两页文字的律师函张显了微软咄咄逼人的强势态度,强硬得有些不讲道理。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中国企业注意,微软指控国内企业侵犯了他的商标专用权。

微软的商标策略
对微软我们又爱有恨,爱他,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系统几乎是我们每个电脑使用者都离不开的;恨他,是因为他的价格,让我们使用不起正版,又时时提心吊胆害怕成为微软的被告。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应诉微软》,教大家如何应对微软的侵权起诉。不管我们对微软抱以什么态度,微软在几十年内长成这样的巨人,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写这文章是告诉大家学习微软用商标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措施。

本人在《软件法律保护途径》一文中详细谈了在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软件法律保护的四个途径:1、著作权法保护、2、专利法保护,3、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4、其他保护措施,把商标法的保护放在其他措施中捎带提过,研究过微软的商标保护策略后,自感汗颜。

如果你的电脑使用的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开机后,最左下角的开始窗口,哪个窗口的图案就是微软的一个商标,点击“开始”,在菜单中点击“程序”,如果安装了微软的office办公系统,可以看到word、Excle、Outlook等程序名称,前面是一个小图标,这些都是微软的注册商标,有的是用图形注册的,有的是用文字注册的。

现在我们要使用电子表格,那么我们我使用office办公系统中的Excle,点击Excle图标,在电脑的屏幕中间出现一个方框,里面是Excle图标以及版权声明,速度快的机器可能是一闪而过,我们没有去注意,这个页面含有微软的好几个商标。

进入电子表格的界面,注意一下最左上角绿色的小图形,绿色的小框中有一个绿色的×,这就是微软的Excle的注册商标,XL 图案(Microsoft Excel 徽标)。从进入操作系统一直到具体使用的软件页面,微软的商标是无处不在。

我们进入微软的中文网站,看看微软注册了多少个商标。进入微软中文网站的主页,在最下面,可以看到商标一栏,点击进入,加上在日本注册的十几个,总共是259个。

如果我们的机器还装有国产的软件,那么可以去对比一下,去找一找国产的软件的注册商标,看看能找到多少,我们不谈国产软件的开发技术,仅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来看,差距就是巨大的。

软件商标注册方略
一、商标注册
世界各国家商标一般采取注册制,即只有注册了才享有商标权,这和著作权不同,著作权只要完成即自动享有著作权。
商标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用在产品上的商标,是商品商标,如微软做成光盘的操作系统,在该产品上使用的注册商标是商品商标。而有的软件公司不做通用软件,只为专门的客户开发专用软件,那么这家软件公司提供的是服务,对于其服务也可以注册商标,这个商标就是服务商标。
商标是分类注册的,国际上通行的划分将这些商品和服务共划分为45个类别。同一个商标在不同类别注册,需要分别注册,比如软件作为产品应该划分在第九类,作为服务是第四十二类。如果同时用“微软”作为商标在第九类和第四十二类注册,则是作为两个商标的注册的。
同一个商品可以同时使用几个注册商标,如果手头上微软的操作系统盘,可以看到至少有两个注册商标Microsoft和windows。作者经常检索到有的商标注册了四十多个类别,几乎将所有类别都注册了,这非常没有必要的,这不仅造成财务上的浪费,还将在使用上给自己制造麻烦。
商标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一般而言,只有在某个国家注册后才受这个国家法律保护。入世后,国外的产品要进来,我们国家的产品也要走出去。要想在国外打开市场,创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我们还要到国外去注册。商标海外注册要承担比较高的注册费用,所以预先一定要仔细咨询有海外注册业务的知识产权公司。
我国企业本来商标保护意识不强,现在每年只有二十多万件的注册量,这与我国每年新生企业、新出产品严重不成比。国内的著名品牌被国外企业在国外纷纷被抢注,海信的英文商标就被西门子抢注,海信要想收回代价是4千万欧元(相当于4亿人民币)。国外企业抢注国内著名商标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外阻止中国企业的竞争,国内的著名品牌在哪被抢注,将意味失去这个国家的市场,当然国内企业也可以重新注册商标再进入这个国家,重新塑造一个品牌的代价是沉重的。国内品牌在国外被抢注,这是给国内企业的一个沉重的教训。

二、商标使用
商标的功能是区别商品的来源,当然要使用才具有价值。注册商标如何使用,几乎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在包装上标注注册商标,后面加一个R就行了。《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使用注册商标应当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标明注册标记(注)或(R)。在商品上不便标明的,应当在商品包装或者说明书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标明。”
1、注册商标标注的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注册商标的标注方式只有三种方式:1、标注“注册商标”四个中文字,2、标注“注”字,注字外面加一个圆圈,3、标注“R”,R外面加一个圆圈。除此其他任何方式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
我们可以看到微软有的商标后面标注的是TM,国内也有很多商家自作主张标注“TM”,有的企业将TM表示为商标已经向国家提出申请,但是还没有获得注册,也有的表示其他意思。“TM”是注册商标的英文简写,不管其他国家如何规定,我们国家商标法是不认可TM的,标注TM将不代表任何意义。
2、注册商标标注的地方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规定的本意是注册商标必须要向公众表明,至于在什么地方标明是不受限制。我们对照国内和国外的产品就会发现,国外的商标比国内的要醒目的多。国外的企业好象惟恐别人不知道,在包装上、产品上、甚至宣传手册上,到处都标注注册商标,而国内的企业好象是在应付法律规定,随意在一个地方标注一下就算了。
我们来看看微软是怎么做的,在产品的包装上,在光盘上,在安装的界面上,在使用的界面上、在每个页面上,其注册商标,哪个带圆圈的R简直是无处不在。我们拿两个国内最畅销的杀毒软件来看看,从产品的包装、产品光盘、一直到安装完、使用过程中,我们始终见不到注册商标的影子,我们甚至不敢肯定该软件是否有注册商标。
我们与国外的软件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开发的技术上,差的还有软件知识产权意识。技术通过学习可以赶上,如果意识上无知觉,那差距将是永远的。

作者:王瑜,律师,知识产权公司顾问。
电话:010-51662214,电子信箱:68498888@sohu.com,个人网站:http://www.srls.cn。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岫岩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岫岩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91年3月16日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1年5月25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自治机关
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经济建设
第五章 财政管理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第七章 民族关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岫岩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是满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县境内还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民族。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岫岩镇。
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自治县各民族人民,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
步把自治县建设成为文明民主、团结进步、繁荣富裕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
自治机关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六条 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条例的规定,根据本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单行条例,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情况的,自治机关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
自治机关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第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自治机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自治县境内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在自治县境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第二章 自治机关
第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组织和工作。
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使用汉语言文字。
第十四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十五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按照法律规定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确定。在代表中,满族代表应占多数,其他民族代表也应有适当名额。
第十六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应当有满族公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中满族公民应占多数,其他民族的公民也应有适当名额。
第十七条 自治县县长由满族公民担任。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中,满族公民应占多数,其他民族的公民也应有适当名额。
自治县人民政府实行县长负责制。
第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在上级国家机关核定的编制总数内,自主地确定和调整自治县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报省、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各种措施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及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尤其注意在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自治机关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从本地农村少数民族人口中录用干部和招收工人。
自治县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要优先招收本地少数民族人员。
自治机关积极引进外地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自治县的各项建设工作。
第二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优惠政策,优先、鼓励各级各类干部和各种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县的各项建设工作。对在自治县工作的干部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工作者,实行民族地区补贴;对为自治县各项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并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受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工作人员中,应当有满族公民。
第二十三条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理案件和制定法律文书,使用汉语言文字,同时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并为不通晓汉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四章 经济建设
第二十四条 自治县的经济建设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工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加速能源、交通建设,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开展对内对外经济贸易,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的林业生产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积极发展和合理利用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经济林,加速改造低质天然次生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自治机关依法确定境内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行稳定的政策,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林业,鼓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支持个人在房前屋后、自留山种植树木,谁种归谁所有,可以继承和转让。
自治机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实行封山育林,控制森林采伐,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毁林开荒和毁林养蚕,防止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
自治县在森林开发、木材分配和林业基金作用等方面,享有比一般县更多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
第二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防止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第二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逐步增强粮食自给能力。
第二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充分利用农田工程以及水利设施,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第二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不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种专业生产和庭院经济。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
第三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发挥本地柞蚕业的传统优势,加强柞蚕生产的计划和管理,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重视蚕场的建设和保护,推广科学养蚕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第三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畜牧业生产,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营体制,推广先进的饲养技术,健全畜牧业的服务体系,巩固黄牛、绒山羊等商品生产基地,提高畜牧业产品的商品率。
第三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对境内土地全面规划,依法管理,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
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属于集体所有,归农民经营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承包地和自留地非经国家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不得改作非农业生产用地。
第三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境内的土地、山岭、森林、水流、矿藏等自然资源,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和破坏。
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自治机关对在本地方开发利用的各种资源,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取资源补偿费,并在资源补偿费的地方留成比例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照顾。
自治机关保护和开发境内的风景旅游资源,努力发展旅游事业。
第三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本地区特点,发展工业生产,逐步提高工业生产在工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自治机关发挥本地优势,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建筑材料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加工业。
第三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发展县营工业和乡村集体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引导私营经济及个体工商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加强和改善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保障企业的自主权,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合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能资源,统筹规划,多渠道集资,加强以水力发电为重点的能源建设。
第三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县、乡、村的公路建设和地方铁路的修建、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国营运输业的作用,同时发展集体和个体运输业。
自治机关发展邮电事业,加强邮政、通讯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保护。
第三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财力、物力和其它具体条件,自主地安排地方基本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项目和规模,自主地决定地方企业的新建、扩建和转产。
自治县境内的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基本建设时,须服从自治县的总体规划。
第三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非经自治机关的同意,不得改变其隶属关系。
自治机关保护上级国家机关在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上级国家机关在自治县境内兴办的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自治县享受其产品和利润按比例留给地方的照顾。
第四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物资管理,实行计划供应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为城乡经济建设服务。
上级国家机关分配给自治县的各类物资,除特种专项物资以外,自治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地调剂使用。
自治县在上级国家机关分配能源和物资指标时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照顾。
第四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利用完成国家收购、上调计划以外的工农业产品、矿产品和土特产品。
第四十二条 自治县的商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和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发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发挥个体商业的补充作用,发展集市贸易。
自治县的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和医药经营企业,享受国家民族贸易政策的照顾。自治县生产和经营民族用品的企业,在能源、贷款、原材料和税收等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的照顾。
第四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国内外的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来自治县合资、合作、独资开发资源,兴办企业,保护其合法权益,并提供劳务、市场等方面的方便条件,在税收和利润分成上给予优惠待遇。
第四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加强出口商品企业和基地的建设,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对完成国家收购计划以外和外贸部门不收购的产品,自治机关可以自行联系销售和自选口岸出口,或者由国家外贸部门代理出口。
自治县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出口许可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的优先照顾,在外汇留成等方面享受国家的优惠待遇。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办法,所得外汇由自治县自主安排作用。
自治县的外贸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在利润留成、减免税、流动资金等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照顾。
第四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乡镇、村和贫困户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自治县在扶贫工作中,享受国家关于对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政策的照顾。

第五章 财政管理
第四十六条 自治县的财政是国家的一级地方财政。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有管理本地方财政的自治权。自主地安排使用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本地方的财政收入,自行调剂财政预算收支,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节余资金。
第四十七条 自治县在上级国家机关核定或者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基数时,享受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照顾。财政收入多于财政支出时,定额上缴上级财政;收入不敷支出时,由上级财政机关补助。
自治县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项目,享受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优待。
自治县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县。
第四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因国家经济政策变动,企业、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变更以及遇有重大自然灾害,使财政收入和支出受到影响时,报请上级财政机关批准作适当调整,或者给予特别补助。
自治县的财政预算在执行中的部分变更,须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四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征收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税金、基金、附加费等。
第五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财政体制规定,建立乡镇一级财政。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乡镇一级财政收支管理办法。
第五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严格管理上级国家机关拨给的各项专用资金、专项贷款和临时性专项补助,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扣减、截留、挪用,不得用以抵顶正常经费。
第五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属于自治县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的,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税或者免税。如果减税或者免税额度过大,影响财政收入时,报请上级财政部门给予补助。
第五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发展的需要,在安排财政预算时,逐步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自治县的地方机动财力重点用于发展教育和引进人才。
第五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金融管理,提高筹集、融通资金的能力和效率。
自治县境内的银行增加的存款可以用于本地方发放贷款。自治县在贷款指标、贷款期限等方面,享受上级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的照顾。
第五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厉行增收节支,严格执行财政纪律。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第五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五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扫除文盲,鼓励自学成才。
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县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开发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大量培养当地适用的各种人才。
自治机关重视对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
第五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经济困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逐步设立以寄宿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小学和中学。
第六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自治县的教育事业专项补助资金,享受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照顾。
自治县的各类公办学校的教职员工编制、经费和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享受国家规定的照顾。
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定向招收和定向分配的照顾。
第六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自治机关树立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
自治县在民办教师转正指标和经费等方面,享受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照顾。
第六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决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自治机关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县、乡、村科技网络,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鼓励科技承包,奖励发明创造,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普及、科技情报和咨询服务工作,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第六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广播站、电视台、文化馆(站
)和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和保护,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自治机关保护自治县境内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第六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为重点,健全县、乡、村预防保健和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善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重视药品的监督管理和民族医药的发掘利用以及药材资源的保护,改进医疗卫生
服务工作,增强防病治病能力,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自治机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普及预防保健知识,积极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加强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自治机关重视防治地方病,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
第六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实行计划生育,鼓励节制生育,提倡优生优育优教,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
自治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办法和管理流动人口的办法。
第六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发展体育事业,重视挖掘、整理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增强各族人民体质。
第六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事业,保护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民族关系
第六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境内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教育他们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自治机关团结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自治县的建设贡献力量。
第六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民族政策教育,教育各民族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第七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帮助本地方各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特别注意照顾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第七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每年5月20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第七十三条 本条例的修改,由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七十四条 本条例由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5月25日

福建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繁荣和发展我省社会科学事业,奖励在社会科学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奖励名称定为“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下列三类社会科学作品,每类均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专著类;
(二)译著、教材、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类;
(三)论文、调研报告、决策咨询研究报告类。
第三条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评奖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
福建省人民政府委托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评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 在当届评奖年度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社会科学作品,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作者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名义申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在学术上有科学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三)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第五条 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提交下列文件:
(一)《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二)作品原件及其复印件;
(三)有关单位或组织推荐意见书。
第六条 凡已在相当或高于本奖励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不再申报参评。
第七条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当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评审。
省评委会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设立,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评委会成员,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专家、学者和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八条 社会科学各类作品优秀成果奖具体标准是:
(一)专著:在研究现实和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有创见;
(二)译著:译文准确畅达,译作内容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教材:在内容上有新意,结构上有突破,对科研、教学有重要应用价值;
(四)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五)科普读物: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效益;
(六)工具书: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七)论文:在学术上有创见,或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八)调查报告、咨询报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或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九条 福建省社会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三)在同等条件下,青年作者作品优先入选原则。
第十条 省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初评:组织学科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负责成果的初评、初选工作;
(二)复评:组建若干复评组,对初平结果进行复评,按评审标准和所下达的入选成果比例(或数量)向省评委会推荐各等获奖候选项目;
(三)终评:省评委会对各复评组所推荐的各项候选成果进行最后评定。
第十一条 省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
第十二条 经公布无异议的评审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获奖人授予奖励证书和奖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各类各等级奖金数额和评奖工作费用由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同省财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与自然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其获奖结果记入人事和学术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享受有关津贴的依据。
第十四条 参加评选的作品有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获奖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其奖励,并追回奖金和奖励证书;有关主管部门应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侵权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评审成员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的,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评审资格,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施行。



1998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