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5 08:07:47   浏览:94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的通知

宛政〔2009〕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八月十四日

南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办法  

  南阳市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富有,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技术成熟。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管理全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有序应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13号)、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128号),结合我市建设领域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物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以及对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实施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财政、科技、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发改、财政、规划等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出工作目标、具体安排和保障措施。
  
  第五条 重点扶持以下领域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工程、技术集成及标准制定:
  
  (一)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热水、空调、照明、光伏发电;

  (二)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三)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建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进行供热水、照明等;

  (四)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等;

  (五)先进适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备及产品产业化;

  (六)培育相关能效测评机构建立能效标识、产品认证制度及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七)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
  
  第六条 新建居住建筑应当在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及省、市建筑节能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基础上,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采用土壤源、浅层水源和污水源等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第七条 新建公共建筑优先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集中供热供冷、太阳能光电照明等。公园、绿地、道路逐步推广太阳能光电照明。
  
  第八条 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是高耗能的公共建筑和现有居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九条 规划部门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要求。城市集中供热未覆盖的区域应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冷热源。
  
  第十条 新建建筑应在立项前由业主自行组织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题论证。发改委在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或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对可再生能源应用进行专题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进行专项设计。
  
  第十一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对设计文件中可再生能源应用内容进行专项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进行专项设计。
  
  第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施工许可申请时,应查验施工图审查报告,对可再生能源应用内容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三条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项目施工前,应填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备案表》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建档,政府对列入国家、省、市示范工程计划的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第十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未按项目计划施工的,应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对可再生能源应用部分进行专项验收,由专业检测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不能通过专项验收的,建设主管部门不予进行备案,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规范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对获得财政部、建设部认定和批准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当年南阳市建设科技计划,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上的适当支持。
  
  第十八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依托相关机构,完善技术标准,做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要积极为光电生产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整合各方面力量,推动太阳能光电生产、设计、施工三者有效结合。各光电生产企业要做好产品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企业标准,逐步提高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水平。
  
  第十九条 新建民用建筑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十二层及以下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学校、饭店、游泳池、公共浴室(洗浴场所)等热水消耗大户,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对未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既有建筑,鼓励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在确保建筑质量、安全和不影响环境景观的前提下,统一组织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第二十条 鼓励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财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安排建设科技经费时,应增加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方面的投入比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推广应用的产品和施工工艺目录。
  
  第二十一条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从事供热供冷经营企业和光电光热建筑应用企业的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十二条 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光电建筑应用企业等来我市投资建厂,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设备和配套材料的产业化建设。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南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共和国贸易议定书

中国 加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共和国贸易议定书


(签订日期1975年5月20日 生效日期1975年3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纳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七二年九月十四日签订的两国政府贸易和支付协定,就第三个协定年度(1975)中加贸易进行了友好商谈,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需要从加纳进口附表“乙”所列的商品,总值为壹千贰百万加纳塞迪。

  第二条 加纳共和国根据需要从中国进口附表“甲”所列的商品,总值为壹千贰百万加纳塞迪。

  第三条 本议定书的附表“甲”和附表“乙”为本议定书的组成部分,对未列入上述附表内的商品的交换并无限制之意。

  第四条 两国买卖双方所交换的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应为双方能接受的,并且价格应按照国际市场价格确定。

  第五条 根据上述的贸易和支付协定第十六条的规定,透支额为叁百万加纳塞迪。
  本议定书追溯自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本议定书于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日在阿克拉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附表甲和附表乙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加纳共和国
   政府代表               政府代表
   陈  洁             B·K·奥 托
   (签字)               (签字)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泰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

泰政发[2006]161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泰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十八日






泰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防雷减灾应急预案,提高防雷减灾能力。
第五条 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公安消防、民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防雷减灾管理工作。

第二章 雷电监测、预警及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

第六条 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加强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预警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省气象主管机构的统一部署开展雷电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雷电预警信息;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雷电灾情和年度雷电灾害情况。
第七条 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雷击风险评估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气象主管机构参与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建设工程计划的编制,组织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出具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书。
(二)雷击风险评估按照国家雷击风险评估规范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结论应当作为编制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建设工程可行性论证、设计的技术依据。
第八条 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和地理、地质、土壤、环境等状况;
(二)雷电灾害可能造成危害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三)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建议、对策和措施;
(四)雷击风险评估结论。

第三章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第九条 下列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所必须安装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防雷装置: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危险环境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设施和场所。
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将防雷装置纳入建设计划,与主体工程或者整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已建成的建(构)筑物、场所或设施,其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应当按本办法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第十一条 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要求的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所,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将防雷设计作为审查内容。
气象主管机构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初步设计审查。
第十二条 防雷装置设计必须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合格,方可施工。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未经设计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施工。变更和修改防雷设计方案,应当重新报审。
对依法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防雷装置设计必须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合格后,建设主管部门方可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实行施工监督、跟踪检测。检测资料、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十四条 防雷装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申请验收。验收合格的,由气象主管机构出具《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验收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依法完成验收工作,出具验收结论,并建立验收档案。
建设主管部门在办理城建档案归档审查中,应将防雷装置竣工专项验收报告作为审查内容之一。
第十五条 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本行政区域外的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单位在本行政区域从事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必须带资质证原件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到市气象主管机构接受核查,并遵守本办法。
第十六条 防雷产品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在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防雷产品。

第四章 防雷检测

第十七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下列爆炸危险环境等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一)加油站、油库、油管道站场、阀室;
(二)液化气站、气库、气管道站场、阀室;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
(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
(五)其他易燃易爆场所或环境设施。
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申报年度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书和资格证书。本行政区域外的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本行政区域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必须带资质证原件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到市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备案,并遵守本办法。
第十九条 防雷检测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检测报告同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
第二十条 防雷装置所有者应当指定专人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档案管理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使用单位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第二十一条 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防雷装置安装、检测的检查监督。
公安消防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在进行消防检查验收、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时,发现依法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所未安装的,或未依法对已安装的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的,应当告知该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所的产权人或者管理单位到气象主管机构办理有关手续,并向气象主管机构通报情况。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并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交付施工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竣工验收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进行防雷装置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不合格,经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具备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或者超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范围从事检测、设计、施工活动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倒卖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
(二)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
(四)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雷装置或者产品的。
第二十五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二十六条 申请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市、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许可证书,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1999年11月25日颁布的《泰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泰政发[1999]272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