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05:29:17   浏览:97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陇政办发〔2006〕133号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2006年10月11日市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月十六日





陇南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计投资〔2001〕1834号)和《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甘政办发〔2005〕105号)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是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承担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具体管理职责。



第三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原则,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建设与管理。



第二章 搬迁对象及模式



第四条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对象:

1、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省上确定的非重点县的重点乡中,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成本过高,就地脱贫无望地区,年人均收入在865元(2000年现价)以下的农牧民。

2、生活在水源涵养林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沙沿线受荒漠化威胁严重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区等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土壤侵蚀模数长江上游在2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黄河中上游在5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区域的农牧民。

3、生活在地质灾害频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地区,需要避险搬迁的农牧民。



第五条 试点阶段,在搬迁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以整村、整社整体搬迁为主。



第三章 安置区选择及安置模式



第六条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选择,必须是水土资源能满足搬迁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通过必要的扶持建设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且有带动搬迁农牧民脱贫致富产业的区域。



第七条 主要安置模式

1、从山梁沟壑区及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向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水川地及塬台地建点集中安置。

2、依托中小型水利工程,通过合法开发荒地或利用农场闲置地集中安置。

3、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安置。



第八条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用地应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统一布局、集中连片。坚持“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



第九条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用地利用荒地、废弃地、闲散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可以无偿划拨方式供给。占用耕地的,应按(土地管理法)及《甘肃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搬迁后的废弃建设用地应及时予以整治,用于农林牧发展用地,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第十一条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所需土地,应到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登记,并办理国有或集体建设土地使用证。



第四章 实施方案编报和审批



第十二条 实施方案编报

1、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当年确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资金安排的原则、使用范围、建设内容和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规划,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年度实施方案,经县(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上报市发展改革部门,井附项目的单项工程设计、搬迁人员名册及相关附图。

2、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县(区)上报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初审,报请市易地扶贫擞迁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同意后,将审查意见、实施方案及相关附件一并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市上报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年度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专家审查、论证,报省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领导小组同意后,审批县(区)年度实施方案。



第五章 计划管理



第十四条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及上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确定年度实施方案的依据。



第十五条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省上审批确定的建设任务编制年度建议计划,并与实施方案一并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自收到省上下达的计划后,在15个工作日内全额转下各县(区),并抄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收到市转下的计划后,应及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投资计划下达后,不得擅自调整或变更搬迁对象、安置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按程序报省发展改革委批准。



第六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十八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行省级项目管理。



第十九条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有关前期工作。试点工程前期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施方案、单项工程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编制。



第二十条 受省发展改革委委托,市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审批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深度要达到工程建设的需要,并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 对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要纳入并服从县城总体规划或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规划,同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第二十二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行合同制管理,由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与乡镇(村社)、施工单位及行业管理部门三方签订合同,其中,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工程管理与协调,乡镇(村杜)负责组织群众参加工程建设、行业部门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及质量监督检验,施工单位负责工程建设。



第二十三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和相关规范组织施工,不得随意变更已经批复的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和建设内容。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设计和调整概算的,应当报市发展改革委批准。

县(区)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要严格按项目建设程序,建立科学的工程建设机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四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行公示制。省上下达的年度计划经市转下后,市上将计划内容通过当地报纸等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布。县(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总投资及构成、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督电话等主要内容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地显要位置设置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五条 市发展改革委每年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等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并及时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省上。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全程管理,做好搬迁对象审查、搬迁农(牧)户管理卡和搬迁人口资格审查表填制、资料整理和进度报表上报。同时,应该协调做好施工技术指导、工程质量检查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必须在每月3日前向市发展改革委上报本县(区)上月试点工程进展、资金到位、农牧民搬迁和安置等方面情况。



第二十七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按照《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试行)》执行。



第二十八条 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组织移交,并建立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发挥效益。



第二十九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严格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目标考核,对不能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和搬迁安置任务的,省市发展改革委将在两年内停止安排该县(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并相应调减正常以工代赈项目和资金。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资金包括中央专项,省预算内基建配套,省级专项配套,市、县(区)政府配套及群众自筹。



第三十一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禁挤占、挪用,并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2002〕394号),资金按陇财建〔2006〕144号《关于完善和加强国债资金报帐制管理的通知》要求,实行报帐制管理。



第三十二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央专项补助标准:

跨县、跨乡镇、跨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按人均5000元标准补助。

就近搬迁,需要改善生活条件和部分生产条件的,按人均3500元标准补助。

以住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活设施,中央专项补助标准统一确定为人均不超过2000元。



第三十三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搬迁群众基本生产条件及必要的生活设施,具体包括:

1、搬迁人口的住宅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建设;

2、农田建设;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4、交通道路、农电线路建设;

5、适当安排教育、卫生、基层政权建设等。



第三十四条 县(区)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积极引导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村“六小工程”、国土整治、基层政权建设、教育、卫生、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在保持原有的管理渠道不乱、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以县为单元,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做好资金整合工作。



第三十五条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当积极配合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市发展改革委将定期对试点工程资金的拨付、到位、配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十六条 按照省上规定,省、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在本级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配套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方案评估、工程检查、成果宣传、课题研究、档案管理以及工作会议、资料、印刷等费用开支。



第八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七条 市、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协调,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案的落实、技术方案的执行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



第三十八条 市、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计划管理、资金监督、政策兑现、技术服务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三十九条 市、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能和业务分工,做好本部门的相关工作。



第四十条 市、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有计划地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学习、交流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各县(区)可根据本实施细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易地搬迁扶贫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计投资〔2001〕1834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04〕112号)和《甘肃省易地搬迁扶贫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相关要求,参照《甘肃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省政府2002年第27号令)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是对工程建设及资金使用等进行的全面审查和总结,工程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条 省、市(州)、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第二章 竣工验收依据和条件



第四条 竣工验收依据

1、省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

2、市(州)批复的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

3、相关行业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等。



第五条 竣工验收条件

1、按照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复的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和搬迁安置任务。

2、安置区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交付使用。

3、编制了竣工决算,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审计机关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4、建设方案、批复文件、勘察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财务决算和验收报告等文件资料齐全,符合建档要求。



第三章 竣工验收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验收内容和标准

1、工程总体完成情况。查验各类单项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实施完成,工程建设规模、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2、移民搬迁安置情况。查验搬迁对象是否符合国家确定的标准,搬迁安置任务是否全部完成。

3、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建设资金是否全部到位,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和省上有关资金、财务管理规定。

4、单项工程变更情况。单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5、施工和设备到位情况。建设工程质量的合格率和优良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仪器、设备安装及调试情况,单项工程有无试运行的考核、记录,是否编制了各专业竣工图。

6、竣工决算情况。是否按要求编制了竣工决算报告,具有合格的审核意见。

7、档案资料情况。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竣工文件、监理文件及各项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准确,是否按规定归档。

8、政策落实情况。土地分配、税费优惠、户籍管理、补偿补贴等政策是否落实。

9、项目管理情况及其他需要验收的内容。



第七条 竣工验收应形成验收意见,对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后续管理、产业发展等做出综合评价,对遗留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第四章 竣工验收程序与组织



第八条 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搬迁安置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并按照国家规定,整理好文件、技术资料,向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提出交工报告。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专项检查,并认真准备各项验收资料。专项检查确认达到验收标准后及时申请市(州)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初验。



第九条 市(州)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单项工程验收和试点工程的初验工作。市(州)发展改革部门接到县(市、区)申请初验的报告后,应及时组织行业主管部门、施工、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初验。



第十条 初验合格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市(州)发展改革部门应在30个工作日内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省发展改革委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对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依照竣工验收条件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并附初步验收结论意见、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规范、完整、真实,装订成册。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组织

1、竣工验收要组成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由发展改革部门、相关部门及工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含5人)单数,其中工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验收委员会可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分综合组、搬迁人口核查组、工程组、财务组等,分别对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积极配合验收工作。

3、验收委员会要听取各有关单位的项目建设工作报告,查阅工程档案、财务账目及其它相关资料,实地查验建设情况,充分酝酿讨论,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



第十三条 验收委员会通过对工程的全面检查和考核,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对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意见,填写竣工验收表。



第十四条 竣工验收意见和竣工验收表应有竣工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签字。



第十五条 对验收合格的工程,验收委员会应该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意见。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可确定不予验收,并做出文字说明,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验收条件的,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其 他



第十六条 市(州)可参照本试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七条 本试行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申报表
http://www.longnan.gov.cn/info_show.asp?ArticleID=6427
2、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http://www.longnan.gov.cn/info_show.asp?ArticleID=6428
3、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竣工验收表
http://www.longnan.gov.cn/info_show.asp?ArticleID=642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服刑中的罪犯减刑假释的几点注意事项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服刑中的罪犯减刑假释的几点注意事项的通知

1988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
军军事法院:
现将人民法院办理服刑中罪犯减刑、假释应注意的几点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正在服刑的罪犯减刑、假释,是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法院都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特别是高级人民法院除做好对死缓犯的减刑和对无期徒刑犯的减刑、假释外,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工作的监督,以保证和提高办案质量。这对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促进犯罪分子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办理减刑、假释时,对劳改等部门提出的材料和意见,要认真审查核实。在办理减刑时,要认真核实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事实;办理假释时,除核实在押罪犯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事实外,还要认真研究并确认其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经查证核实,对具有法定条件的,应及时予以减刑、假释;对不具有法定条件的,决不能减刑、假释。
三、对影响较大的反革命案件骨干分子(包括林、江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犯罪集团的首犯和主犯、累犯和惯犯的减刑、假释,要特别慎重。除调查核实法定条件外,还应考虑其所犯罪行和处刑情况,并将处理意见报告上级人民法院。
四、请接到通知后,对近两年来人民法院办理林、江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及其他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性案件的骨干分子减刑、假释的情况,逐案进行一次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和意见于6月底前报我院刑二庭。
五、如有法院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依法不该减刑、假释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一经查明,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应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特此通知,希遵照执行。


北京市企业发行内部债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企业发行内部债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企业发行内部债券的管理, 引导资金合理流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产性企业, 向本企业职工有偿筹集资金,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发行内部债券。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非生产性企业,不得发行内部债券;未完成购买国家债券任务的生产性企业,也不得发行内部债券。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以下简称市人民银行),主管本市企业内部债券的审批和管理。
第四条 企业发行内部债券, 须填写《发行内部债券申请书》,向其信贷关系金融机构提出申请;没有信贷关系的金融机构向其开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经开户金融机构审查同意,报市人民银行审批.
第五条 企业发行内部债券, 必须遵守下列看定:
一、企业发行内部债券的总额不得超过企业正常生产所需流动资金总额。
二、发行内部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一般只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其投资项目须经市计划委员会批准。
三、企业内部债券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实行承包制的企业在内部筹集承包风险抵押金,其期限可与承包期限相同。
四、企业内部债券的发行间隔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五、企业内部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
第六条 企业发行内部债券, 须提供下列文件和证件:
一、发行债券申请书。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三、发行债券说明书,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概况,企业现有资产,筹资投向,市场及效益预测,发行总金额及偿还期限,还本付息方式及风险责任。
四、发行债券章程或办法,包括:债券面额、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债券利率。
五、上两个年度和上一个季度经主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鉴证的本企业财务会计报表。
六、市人民银行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七条 企业内部债券由市人民银行印制, 或经市人民银行批准到指定印刷厂印制。
第八条 企业发行内部债券, 须自批准发行之日起三十天内发行完毕,逾期不得发行。发行截止后三日内到本企业开户金融机构交存所筹集的资金,凭交存现金送款簿回执到市人民银行领取“内部债券还本付息支款通知书”。债券到期后,凭此通知书到开户金融机构提取支付本息款。
第九条 企业不得将生产发展基金、福利基金转为职工个人的内部债券。
企业提取给职工的内部债券利息,或将内部债券利息再转为内部债券的,扣缴个人收入调节税。
企业以内部债券形式发放工资、奖金,须依法缴纳工资调节税或奖金税,对分配给个人达到纳税标准的部分,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的企业, 由市人民银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退还所筹资金。
二、冻结企业发行债券所筹资金。
三、通知开户金融机构停止对其贷款。
囚、处以违法活动所涉及金额5%以下的罚款。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 由市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1 9 9 0 年7 月 1日起施行。



1990年5月28日